市場監管部門力促電子商務經營主體倍增
3月16日,市市場監管局出臺19條措施,切實解決市場主體“急難愁盼”問題,促進全市電子商務經營主體倍增。
圍繞創優服務暢管理,簡化電子商務經營主體經營場所登記,深化“一址多照”“一照多址”“一證多址”改革,鼓勵個體工商戶線上、線下“一照多址”經營。提高電子標識審核效率,將電子標識審核周期由5個工作日縮短至3個工作日。拓寬創業領域,鼓勵支持京東、美團、餓了么、多多買菜等特色鮮明、輻射力強、集聚效應突出的電子商務平臺延長產業鏈,進一步吸附個體工商戶創業,帶動就業。鼓勵新業態新經營模式發展,引導、鼓勵通過互聯網從事經營活動的網紅、代購、小額交易自然人網店辦理注冊登記,依法開展網絡交易,合法享受政策紅利。鼓勵傳統批發零售業個體工商戶創新經營模式。
圍繞降低成本減負擔,督促、引導電子商務平臺企業降低過高的不合理收費和抽成,增強收費標準、規則和抽成比例的公開透明度。鼓勵眾創空間為創業者提供免費互聯網接入服務,降低資費。減輕企業經營負擔,強化金融政策支持,推動全市市場主體上規模、增實力、提效益。
圍繞提質量護知產,強化品牌建設,鼓勵支持電子商務經營主體通過注冊商標、申請專利,加強知識產權創造運用,提升市場占有率。深入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實施專利轉化專項工程。實施地理標志運用促進工程,開展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工作,指導電子商務經營主體規范使用地理標志專用標志。加強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嚴厲查處侵權假冒等違法行為。
圍繞維護市場守秩序,嚴格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營造公平競爭環境,嚴厲打擊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優化執法方式,組織開展“2022網絡市場監管”專項行動,綜合運用多種執法手段,守護市場秩序。完善信用修復機制,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及時為符合條件的電子商務經營主體實施信用修復,解除信用約束措施,鼓勵失信主體糾正失信行為、重塑良好信用。
圍繞選先進樹典型,積極開展培訓輔導,發揮典型示范效應,通過宣傳表揚,提高全市電子商務經營主體的職業榮譽感和獲得感,擴大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