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第1、2、7、8、14、15、68號整改任務驗收公示
按照《山西省貫徹落實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報告整改方案》以及省整改辦《關于對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任務開展驗收銷號的通知》要求,市整改落實情況驗收工作領導小組對已完成的第1、2、7、8、14、15、68號整改任務進行了自行驗收,現將整改情況公示如下:
第1號整改任務
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還有差距,一些地方和部門領導干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樹得不牢,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態度不夠堅決、措施不夠有力,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落實還有差距。對高質量發展、高水平保護的認識不夠深刻。強調客觀因素多,分析主觀原因少;對資源約束趨緊、自然生態脆弱、環境污染較重的嚴峻形勢缺乏清醒認識,盲目上馬“兩高”項目愿望強烈;對推動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緊迫感不強,對破解轉型發展難題還存有畏難情緒;對解決煤矸石等“老大難”問題主動性不夠、思路辦法不多?!?/p>
整改措施:1.樹牢生態文明理念,高位推動綠色發展。各級黨委、政府要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把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作為理論學習中心組重要學習內容,常態化制度化專題學習研討。將督察報告反饋問題作為民主生活會重要內容,深入查擺,剖析根源,全面整改。黨校要把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作為必修課,列入教學計劃,增加學時比重,進一步增強廣大黨員干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責任感、緊迫感、使命感。廣泛開展宣傳教育活動,推動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我市落地生根、開花結果。2.找準問題根源,強化源頭管控。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著力解決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問題,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謀劃實施一批生態保護和污染防治項目、產業轉型項目、重大民生項目,堅定走綠色、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之路。3.推進能源革命,實現轉型發展。全面貫徹落實《關于在山西開展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的意見》,進一步深化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加快清潔能源轉型,推動能源優勢轉換,初步構建起安全高效、智能綠色、開放共享的現代能源體系。4.注重技術創新,強化綜合利用。重視工業固廢污染防治和利用開發,深入開展工業資源化利用、無害化處置,積極消納存量,有效遏制增量,切實解決煤矸石等“老大難”問題?!?/p>
完成情況:學習方面,市委中心理論學習組2021年4月8日,黨政班子成員、人大、政協主要負責同志、法檢兩長及市直有關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學習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決落實生態環境保護各項工作任務。2021年4月26日,學習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有關指示精神,學習4月25日省委常委會通報中央生態環保督察情況的內容。市政府黨組2021年5月28日第64期傳達學習了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的通知》;7月13日第67期傳達學習了習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重要講話精神,聚力抓好生態環境保護;8月20日第68期傳達學習了中央第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向山西省反饋督察情況會議精神,傳達學習了藍佛安省長在全省生態環境質量達標暨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工作推進會上的講話精神;9月25日第69期傳達學習了《關于深化生態保護補償制度改革的意見》,學習了林武書記在省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精神;10月8日傳達學習了黨代會精神,要求扎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10月30日第72期,傳達學習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關于推動城鄉建設綠色發展的意見》,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12月1日第74期,傳達學習《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林武書記在全省深化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暨能耗雙控工作推進大會上和藍佛安省長在全省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推進會上的講話精神。2022年1月30日第77期,傳達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6次集體學習內容,充分認識實現“雙碳”目標的緊迫性和艱巨性。市委黨校2021年春季主體班第6期讀書班中,4月21日下午由劉潤蘭教授講授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課程;第33期中青年干部培訓班中,4月21日下午由趙偉老師講授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課程;2021年秋季主體班第7期讀書班中,9月15日上午由韓府教授講授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課程;第34期中青年干部培訓班中,9月15日上午由陳曉紅老師講授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課程;第3期青年干部培訓班中,9月15日下午由劉潤蘭教授講授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課程。2021年4-10月主體班課程中共講授5個課時。具體工作方面,2021年5月至年底,市生態環境局組織各縣區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利劍斬污”專項行動,取締“散亂污”企業32家,查封扣押9家,立案查處各類環境違法案件131起,2022年1月至今立案查處各類環境違法案件22起,持續保持高壓態勢,嚴懲生態環境違法犯罪行為。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啟動了《大同市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2021-2035年)》編制工作,根據山西省自然資源廳關于山西省2021年度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治理工程項目的批復文件精神,對天鎮、陽高兩縣境內112個圖斑、555.5公頃(8332.5畝)歷史遺留廢棄礦山進行生態修復,2022年底前主體工程全部完工,完成初步驗收,向省廳申請最終驗收。編制了《大同市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示范工程項目實施方案(2022-2025年)》,多渠道鼓勵社會資本積極投入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和全域土地綜合治理項目。市發改委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于2021年10月13日正式發文成立工作專班,多次組織市工信局、能源局、生態環境局、行政審批局傳達部署相關工作,綜合各部門意見形成整改臺賬,按月報送省發改委。根據《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做好“兩高”項目分類處置工作的通知》,我市“兩高”項目28個,其中21個項目處置意見為“保留”,6個項目處置意見為“停止生產、使用,限期整改”,目前均已完成環評、能評手續的整改;1個項目處置意見為“論證必要性、可行性,綜合評估后,按國家要求分類處置”,該項目已取得山西省發改委核準(晉發改審批發〔2020〕368號),環評、能評手續正在辦理中。通過召開重大項目謀劃推進工作會、組織重點項目申報等多種方式,積極推進項目謀劃工作,2022年3月12日,省政府辦公廳公布2022年省級重點工程項目名單,我市35個項目成功入選。截至2022年3月,我市謀劃生態保護類項目22個,產業轉型類項目273個,重大民生類項目70個。我市先后編制了《大同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行動方案》及2020年、2021年行動計劃等指導性方案或計劃,持續將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進程全面提速、縱深推進。能源部門關于《大同市“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已擬定完畢。市工信局積極探索煤矸石等工業固廢資源化利用無害化處置辦法,出臺了《大同市促進工業固廢資源化利用暫行辦法》。積極扶持我市華瑞石膏板廠及和正環保建材有限公司等粉煤灰利用項目,進一步提高粉煤灰消納量。目前,華瑞石膏板廠生產線項目已正式投產,年可消化脫硫石膏20萬噸,和正年產30萬立方加氣混凝土輕質隔墻板項目已于 2021年9月完工,現開始試生產,每年可綜合利用粉煤灰12萬噸?!?/p>
第2號整改任務
“十三五”期間全省煤炭消費量逐年增加,年平均增速4.67%,是全國平均水平的2倍多,以不到全國百分之二的國土面積,承載了全國近十分之一煤炭消費量,減污降碳壓力巨大?!笆奈濉币詠?,一些地方對綠色低碳發展認識不到位,沒有擺脫舊的發展路徑依賴,對“兩高”項目把關不嚴,能耗雙控抓得不緊,審查監管責任落實缺位,為“兩高”項目盲目上馬開“綠燈”。2021年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要求山西省對“十四五”擬投產達產“兩高”項目進行梳理并提出處置意見。督察發現,山西省178個“兩高”項目中,101個在建或已建,其中72個手續不全,比例高達71.3%。上述178個項目預計能耗5942萬噸標準煤,其中“十四五”新增能耗3979萬噸標準煤,一旦建成將大幅超出“十四五”全省新增用能空間,能耗雙控形勢十分嚴峻?!?/p>
整改措施:1.全面安排部署。根據省安排部署的“十四五”能耗雙控目標任務,制定出臺我市的實施方案和應急措施,全面推進能效管控。2.按照山西省關于做好“兩高”項目分類處置工作和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行動方面的工作要求,對我市28個“兩高”項目逐個梳理,在項目現狀、手續辦理等方面開展核查,分類處置。3.嚴格監管在建項目。對于在建的“兩高”項目, 嚴格執行法律法規、產業政策,對于手續不全的在建“兩高”項目,立即停工整改,落實項目能耗量、煤炭消費等量或減量替代、環評審批及污染物排放區域削減等要求,并在規定期限內補充完善相關手續;對不符合產業準入政策的項目,按照有關規定依法堅決從嚴處置。4. 從嚴控制擬建項目?!皟筛摺表椖康膶徟鷻嘞抟焉鲜罩潦〖?,市級發改、工信、生態環境、能源、規劃和自然資源、行政審批等部門要嚴格按照省級相關要求執行,對需要市級部門預審或初審的“兩高”項目嚴格把關。按照省里統一部署,應由市級開展對現有已備案但尚未開工的“兩高”項目重新進行評估的,要認真開展評估,確有必要建設且符合相關行業要求的方可繼續推進。清理規范工作于2021年12月底前全部完成。5.分類處置存量項目。對已建成投產的“兩高”項目,要嚴格監管,全面梳理形成臺賬,逐一排查評估,有節能減排潛力的項目要改造升級,屬于落后產能的項目要堅決淘汰。對違反產業政策、未落實環評及其批復、區域削減措施、產能置換或煤炭減量替代要求、違規審批和建設的項目,堅決從嚴查處,并責令限期整改,逾期未完成整改或整改無望的堅決關停。6.加大監管執法力度。加強項目全過程監管,各行業主管部門切實履行監管責任,加大監管執法力度,對違法違規項目嚴肅查處?!?/p>
完成情況:制定印發了《大同市2021年度節能降耗工作方案》,統籌推進全市節能工作,大力實施能源消耗雙控行動,能源消費向清潔低碳化邁進,2021年全市萬元GDP能耗同比下降5.0%,全省排名第七,完成了省下達我市的任務指標。市政府于2021年10月9日正式印發《關于大同市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市發改委于2021年10月13日正式發文成立工作專班,綜合各部門意見形成整改臺賬,按月報送省發改委。我市“兩高”項目28個,其中21個項目處置意見為“保留”;6個項目處置意見為“停止生產、使用,限期整改”(山西華青環保股份有限公司活性炭項目、大同煤業金鼎活性炭有限公司年產10萬噸活性炭項目、山西鑫唐駿業年產2萬噸活性炭項目、大同盛屹源科技有限公司年產6000噸精細化工中間體項目、大同墨西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石墨烯工業化生產項目、大同市貴義炭素有限公司煤質活性炭建設項目),目前均已完成環評、能評手續的整改;1個項目處置意見為“論證必要性、可行性,綜合評估后,按國家要求分類處置”(國電電力大同湖東電廠2×100萬千瓦“上大壓小”項目),該項目已取得山西省發改委核準(晉發改審批發〔2020〕368號),環評、能評手續正在辦理中?!?/p>
28個項目中,在建的3個(山西鑫唐駿業年產2萬噸活性炭項目、大同盛屹源科技有限公司年產6000噸精細化工中間體項目、京能左云馬道頭低熱值煤熱電項目),擬建的1個(國電電力大同湖東電廠2×100萬千瓦“上大壓小”項目),已建成的24個。在建項目3個。京能左云馬道頭低熱值煤熱電項目,已于2016年7月主動停工,不再實施;山西鑫唐駿業年產2萬噸活性炭項目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經論證,符合排放和環境標準;大同盛屹源科技有限公司年產6000噸精細化工中間體項目相關手續齊全。環評方面,左云馬道頭2×35萬千瓦低熱值煤熱電項目已辦理環評,但該項目已停建,不再實施;山西鑫唐駿業年產2萬噸活性炭項目已辦理環評,污染物區域削減方案已落實;大同盛屹源科技有限公司年產6000噸精細化工中間體項目已辦理環評,污染物區域削減方案已落實。能耗方面,鑫唐駿業年產2萬噸活性炭項目、大同盛屹源科技有限公司年產6000噸精細化工中間體項目、馬道頭低熱值煤電項目屬于2020年以前項目,不涉及煤炭消費等量或減量替代,節能審查均已通過,節能手續齊全。擬建項目1個。國電電力大同湖東電廠2×100萬千瓦“上大壓小”項目,項目符合國家電網發展總體規劃,通過“上大壓小”,實現產能升級,滿足京津冀地區負荷增長需求,符合西電東送、輸煤輸電并舉發展戰略,已取得山西省發改委核準,已完成可研修編審查,取得電力規劃總院可研評審意見。環評方面,項目由華北電力設計院編制環評,環評報告已修改完善,正在協調煤炭等量替換指標。能耗方面,項目已取得節能審查文件和煤炭消費減量替代方案的初審意見,節能手續齊全,但湖東電廠項目由于節能審查文件出具時間為2016年,按規定已過有效期需重新辦理審查,目前已為該項目出具了能耗替代方案及“雙控”影響意見報告,并配合項目單位協調省能源局相關處室,幫助項目順利推進?!?/p>
已建成項目24個,列入“停止生產、使用,限期整改”的項目2個,大同市貴義炭素有限公司煤質活性炭建設項目,符合產業政策;大同墨西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石墨烯工業化生產項目,項目屬國家發改委《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中“鼓勵類”項目,經論證,項目主要能源消耗為電力,不涉及煤炭,因此對大同煤炭消費減量替代無主要影響,其余22個均是之前建成投產的項目,手續齊全。環評方面,已建成的24項目,均已辦理了環評手續。能耗方面,我市存量的24個兩高項目,全部為2020年以前建設項目,不涉及煤炭消費等量或減量替代,其中有14個屬2010年以前建設項目按規定無需開展能評審查,其余10個項目節能手續齊全。工信部門對“兩高”項目進行摸排,共涉及工業項目18個,經與國家發改委《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比對,18個項目均不屬于被淘汰的落后產能,也沒有屬于被淘汰的落后生產工藝裝備,同時也不涉及鋼鐵行業產能置換?!?/p>
第7號整改任務
遏制“兩高”項目盲目上馬態度不堅決。雖然山西省發展改革委對大部分違法違規項目提出了停工或停產處理建議,但尚未采取有效措施。有關地方和部門履職不力,對已發現不符合要求的“兩高”項目,未依法依規開展清理整頓工作、堅決叫停。截至督察進駐結束,違法違規建設問題尚未得到糾正?!?/p>
整改措施:1.加強組織領導。成立“兩高”項目清理整頓工作專班,制定工作方案,對所轄區域及各類開發區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情況進行檢查,對工作落實不力的地方和部門嚴肅問責。2.開展清理整頓。我市“兩高”項目28個,其中在建的3個,擬建的1個,已建成的24個。對照清單,嚴格按照“兩高”項目分類處置的要求,實施分類處置,糾正違法違規行為?!?/p>
完成情況:市政府于2021年10月9日正式印發《關于大同市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發改委于2021年10月13日正式發文成立工作專班,綜合各部門意見形成整改臺賬,按月報送省發改委。我市28個“兩高”項目,省反饋我市處置意見為“停止生產、使用,限期整改的”6個項目,均已完成環評、能評手續的整改,21個項目處置意見為“保留”,1個項目處置意見為“論證必要性、可行性,綜合評估后,按國家要求分類處置”(國電電力大同湖東電廠2×100萬千瓦“上大壓小”項目),該項目已取得山西省發改委核準(晉發改審批發〔2020〕368號),環評、能評手續正在辦理中?!?/p>
我市28個“兩高”項目中,27個已辦理了環評且符合相關政策要求,1個擬建項目(湖東電廠)正在辦理中。完成了對28個項目能評手續和煤炭消費減量替代情況的核實,一是經核實清單項目中有14個項目屬于2010年以前建設項目,按規定無需開展能評審查,其余14個項目節能手續齊全;二是28個項目中只有1個擬建的湖東電廠項目涉及煤炭消費減量替代,已落實煤炭消費減量替代?!?/p>
第8號整改任務
開展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是黨中央、國務院賦予山西省的一項重大使命,對促進資源型地區經濟轉型和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督察發現,一些地方和部門推動能源革命試點主動作為不夠、改革創新意識不強、目標要求不高。降低煤炭消費比重是開展能源革命的一項重要任務,《山西省“十三五”綜合能源發展規劃》提出“加快煤層氣等清潔能源供應,到2020年煤炭消費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下降至73%”。但《山西打造全國能源革命排頭兵行動方案》卻將目標上調到80%。即便如此,由于相關工作推進不力,到2020年下降至80%的目標也落空。此外,《關于在山西開展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的意見》要求“重點削減非電用煤”,但有關方面對煤炭消費量較大、能耗高、污染較重的焦化行業“網開一面”,致使焦化行業耗煤量逐年增加,2020年突破1.3億噸?!?/p>
整改措施:1.科學制定規劃。按照全省深化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暨能耗雙控工作要求,推進各項改革任務,2021年底前制定“十四五”能源領域規劃。2.提高清潔能源供給能力。加大風光發電等可再生能源開發建設力度,風光發電等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力爭完成省級下達的指標。3.嚴格控制煤炭消費總量。按照山西省用煤投資項目煤炭替代管理暫行辦法,嚴控煤炭消費新增量;化解煤炭消費領域過剩產能,推進重點區域煤炭替代;全面摸清化工、建材、鋼鐵、有色行業煤耗情況,做好節能減煤,削減非電用煤,減少煤炭消費?!?/p>
完成情況:制定規劃方面,2021年8月9日,中共大同市委辦公室、大同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大同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2021年行動計劃》(同辦字〔2021〕32號)。2022年1月,發改委組織相關市直部門、有關企業對2021年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工作進行了自評,形成了《關于大同市2021年度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工作情況的自評報告》(同發改能源字〔2022〕4號)。大同巿“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已擬定完畢。發展清潔能源,2021年廣靈縣晨風、西安隆基等新能源項目完成建設,并網規模121萬千瓦。據市統計局提供數據,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消費比重,2018年75.6%,2019年74.1%,2020年71.5%,環比呈下降趨勢。同時,加大風、光等新能源項目開發建設力度,市政府先后四次召開新能源項目推進會,組織各縣(區)政府與新能源建設主體簽訂了《大同市新能源項目開發建設目標責任制考核協議》,截止2021年12月,全市新能源裝機容量共計完成662萬千瓦,其中:光伏337.82萬千瓦,風電324.18萬千瓦。三是加大節能監察力度,印發了《大同市能源局關于開展2021年度節能專項監察的通知》,完成對各縣(區)和7家重點用能單位節能專項監察,核實企業能耗數據,嚴格能耗限額標準。嚴控煤炭消費量。根據《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中發〔2021〕40號)和山西省煤炭消費控制工作方案精神,按照大同市作為未列入國家重點地區的目標要求,研究出臺了《大同市2021年煤炭消費減量等量替代工作方案》,通過源頭嚴控遏制增量,多措并舉消減存量,合理控制全市煤炭消費總量增長。根據市統計局信息反饋,2021年1-12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煤炭累計消費量2941.24萬噸,累計增速3.8%,在2021年冬季能源保供形勢嚴峻的情況下,較好控制了全市煤炭消費總量增長。通過大力實施節能技術改造和能效對標等手段消減煤炭消費存量,2021年我市10個綠色制造推廣專項技術改造項目,其中,涉及節能項目6個,合計節約標煤14.23萬噸?!?/p>
第14號整改任務
未完成鋼鐵行業衛生防護距離內居民搬遷。第一輪督察“回頭看”整改方案提出,2020年年底前對鋼鐵、焦化企業衛生防護距離內居民實施搬遷,但一些地方過分強調搬遷負擔重、時間緊、用地手續審批周期長等困難,推進工作進展緩慢,政府和企業甚至推諉扯皮。截至督察進駐結束,全省57家鋼鐵、焦化企業中還有17家企業尚未完成搬遷工作,涉及居民10229戶?!?/p>
整改措施:1.加快搬遷進度。加快與居民協商,通過搬遷入住安置房或者貨幣化補償促成搬遷。2.履行搬遷承諾。根據制定搬遷方案時的統計數據,鋼廠1200米衛生防護距離內大約涉及1716戶居民需搬遷,但在拆遷過程中出現了大約100余戶“膨脹戶”,總數量增至約1816戶,目前已完成搬遷1761戶,剩余約55戶。新榮區委、區政府將繼續加大工作力度,確保2021年底全面完成?!?/p>
完成情況:我市山西同德興華特鋼有限公司(原大同煤礦天建鋼鐵有限公司)涉及到衛生防護距離內居民搬遷問題,按照距離高爐1200米衛生防護距離測算,鋼廠周邊居住的職工及新榮區古店村部分村民需搬遷。新榮區于2020年底制定了搬遷方案,2021年1月27日,在大同日報發布了《關于山西同德興華特鋼有限公司環保整改棚改項目征收通告》和《山西同德興華特鋼有限公司環保整改棚改項目征收補償方案》,即日起拆遷組入戶宣傳動員,2月27日正式開始拆遷,共19個工作組逐戶開展政策解讀和宣傳動員工作,拆遷工作全面展開。根據搬遷方案的統計數據,需搬遷居民共1716戶,2021年底已全部完成搬遷驗收,實現了向省政府承諾的1716戶搬遷目標。另外,拆遷過程中新產生了158戶“膨脹戶”,已完成搬遷驗收126戶,剩余32戶,將繼續做好動員,完成掃尾工作。完成搬遷驗收的居民中,694戶居民選擇產權調換,其余的選擇貨幣補償?;剡w安置房擬建設于新榮區古店村東側S1-2地塊,擬新建住宅樓8幢?!?/p>
第15號整改任務
大氣結構性污染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山西省能源結構偏煤、產業結構偏重、運輸結構偏公路,但有關地方和部門對大氣污染結構性問題,推動解決不夠有力,大氣污染防治形勢依然嚴峻。2020年全國168個重點城市環境空氣質量排名倒數20名中,山西省占5個?!?/p>
整改措施:1.制定空氣質量全面改善行動計劃,聚焦產業、能源、交通運輸結構調整,明確具體目標和任務。2.大力整治結構性污染。持續推進城市建成區及周邊重污染企業搬遷退出。3.工業企業污染治理再提升。2021年完成山西同德興華特鋼有限公司和山西宏偉礦業有限責任公司球團分公司超低排放改造;推動3家水泥企業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在改造完成前不得生產。4.進一步加大減煤力度,嚴格落實煤炭減量等量替代要求,加大清潔能源推廣力度,降低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消費比重。5.繼續擴大清潔取暖覆蓋面。城市建成區和農村重點地區散煤基本清零。其中,2021年全市完成20.75萬戶清潔取暖改造。6.持續推進煤炭、鋼鐵、電力、水泥、煤化工等大型工礦區企業以及大型物流園區、交易集散基地新建或改擴建鐵路專用線,優化鐵路運力配置,充分發揮已建鐵路專用線作用,提升鐵路貨運比例。年貨運量150萬噸以上工業企業在完成鐵路專用線建設前,涉及公路運輸的車輛2021年底必須達到國五及以上標準?!?/p>
完成情況:空氣質量改善方面,大同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了《大同市空氣質量鞏固提升2021年行動計劃》,計劃中明確了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涉及到了產業結構和布局調整,運輸結構調整,協同推進能源領域降碳減污等。2021年完成了省級下達我市的空氣質量改善目標,省級下達空氣優良天數比率85.5%,我市實際優良天數比率為86.3%;省級下達的PM2.5濃度指標為30微克/立方米,我市完成指標為28微克/立方米?!?/p>
重污染企業搬遷退出方面,根據大同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大同市城市建成區重污染企業搬遷改造或關閉推出專項工作方案〉的通知》,大同市城市建成區內沒有需要搬遷改造或關閉退出的重污染企業。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2022年,大同市工業轉型升級項目共120個,總投資752.35億元,2022年計劃投資226.6億元。按產業類型分:新興產業項目92個,占項目總數的76.67%,總投資687.37億元,2022年計劃投資212.85億元;傳統產業28個,占項目總數的23.33%,總投資64.98億元,2022年計劃投資13.75億元。我市2家鋼鐵企業,同德興華特鋼目前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治理任務,山西宏偉礦業有限責任公司球團分公司已完成設備安裝,因冬奧會期間保障空氣質量任務,延遲了驗收,目前正在開展評估監測驗收工作;3家水泥企業正在實施超低排放改造?!?/p>
我市2021年煤炭消費減量等量替代工作目標是以2020年規上工業煤炭消費量2834萬噸為基數,合理控制全市煤炭消費總量增長,2021年全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煤炭累計消費量2941.24萬噸,累計增速3.8%,主要集中在有保電、保供熱任務的電力行業。大力發展清潔能源,逐步降低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消費比重,2018年75.6%,2019年74.1%,2020年71.5%,環比呈下降趨勢。截止2021年12月,全市新能源裝機容量共計完成662萬千瓦,其中:光伏337.82萬千瓦,風電324.18萬千瓦。2021年全市完成24萬戶清潔取暖“煤改電”改造,完成率100.14%?!?/p>
全力推進鐵路專用線建設,同煤陽高2×350MW熱電廠項目鐵路專用線已于2020年4月開通運營,大同鐵豐鵲山高家窯煤炭鐵路專用線已于2020年10月開通運營。國電電力大同湖東電廠鐵路專用線項目已列入國家鐵路專用線重點項目清單。與我市鐵路部門和重點企業建立鐵路貨運情況通報制度,跟進相關企業鐵路貨運情況,及時了解重點企業鐵路貨運需求,協調配合鐵路部門做好運力保障工作。2021年省未給我市下達具體的“公轉鐵”任務,但在交通、鐵路、工信等部門的共同努力下,雖受疫情影響,2021年鐵路運輸量達到19302.6萬噸,比2020年有一定的增長。我市大宗貨物年貨運量150萬噸以上的大型工礦企業有16家,其中重點企業12家,潛力企業2家,后備企業1家,其他企業1家。根據調研情況,重點企業和潛力企業(共14家)貨物鐵運比例均達到80%以上。我市二電廠和鋼廠是貨物運輸大戶,二電廠年用煤800萬噸,鋼廠年進出貨物170萬噸,截至2021年11月底,二電廠鐵路運輸量184.43萬噸,同比增加75.4萬噸,同德興華特鋼有限公司69.7萬噸,同比增加4.6萬噸?!?/p>
按照生態部門檢測、交警部門處罰、交通部門監督維修的職能分工,不定時不定地點地開展常態化的路檢路查,基本消除在用柴油車排氣口冒黑煙現象,實現柴油貨車違反綠色運輸示范區限行規定行為“清零”,同時加大路面拋灑超載行為的嚴查和處罰,防止揚塵二次污染。各縣區按照要求成立了相應機構,開展聯合執法行動。截止去年底全市交通部門累計出動執法人員17776人次,檢查車輛數52164車次,處罰車輛數466輛次,監督維護車輛290輛次,罰款63200元。三部門聯合對在用柴油貨車進行路檢路查,采取固定式遙感檢測和遙感車檢測兩種方式,截至2022年4月3日,遙感監測柴油貨車956565輛,出動執法人員2193人次,檢查柴油貨車17227輛,超標102輛,勸返25輛,交警部門對超標車輛進行了處罰,交通部門現場要求超標車輛進行維修。2021年以來大同交警支隊在柴油貨車整治中查處重型和中型載貨汽車載運煤炭、煤粉、焦炭、沙等易遺灑物品,不按規定使用封閉貨廂或者采用其他方式封蓋嚴密的違法行為218起;機動車載物行駛時遺灑、飄散載運物的違法行為64起;駕駛排放檢驗不合格機動車上道路行駛的違法行為6起;在與環保、交通部門配合開展的對柴油貨車尾氣排放的路查中,共實施處罰5起?!?/p>
第68號整改任務
部分城市中水利用率不高。目前全省有75%的設區市和92.4%的縣未按要求編制再生水利用規劃?!?/p>
整改措施:1.調研市、縣中水需求,市級及各縣區2021年底前完成“十四五”城鎮污水處理再生水利用專項規劃編制。加快再生水利用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再生水資源化利用設施和管網建設,擴大再生水利用范圍。2.統一配置再生水資源,對具備條件的用水單位,優先配置再生水,指導新建用水單位充分利用再生水,強化最嚴格水資源考核倒逼作用。3.發改、工信、城市管理、水務、商務、能源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落實國家有關政策。高耗水行業項目,優先使用再生水,堅決叫停節水評價審查未通過的項目。嚴控開發區(園區)新水取用量,將市政再生水作為工業生產用水的重要來源。加強自備井管理,限期依法關閉未經批準和公共供水管網覆蓋范圍內的自備井。4.嚴格落實《關于創新和完善促進綠色發展水價機制的通知》《關于印發山西省水資源稅改革試點實施辦法的通知》,促進城市再生水資源的合理利用?!?/p>
完成情況:市本級已編制完成中心城區“十四五”再生水利用規劃,各縣區均已編制完成“十四五”再生水利用專項規劃。已將全部規劃文本上報至省住建廳,等待省廳組織專家審核通過。至2021年底我市再生水利用率遠超25%,滿足省住建廳要求,其中1279萬噸由東郊中水廠、西郊中水廠、晉能控股煤業集團污水處理分公司就近供至大同二電廠、大唐電廠、塔山電廠、同達熱電等工業企業用于工業冷卻水,其余約8895萬噸排入御河、十里河、甘河等河道用于景觀用水及生態補水,再生水實現合理配置。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優先配置再生水資源,支持企業充分利用再生水,截止目前,雨水收集系統的企業共有13家,共收集雨水約1140噸,全市建有循環水系統企業共17家。大同同星抗生素有限公司建立的中水設施,回用率達97.5%,利用中水回用的企業還有云岡液化空氣公司、云岡熱電、富喬垃圾、禾能活性炭、中煤出口煤基地、同力洗煤廠、臥龍商砼等公司?!?/p>
按照2021年9月30日山西省河長制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做好取用水審批及監管工作的通知》(晉河辦〔2021〕22號)的要求,在規劃和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階段,嚴格審查用水水源、節水評價不合理的項目。2021年全市共關閉地下水井36眼,其中:靈丘縣11眼,平城區6眼,云岡區5眼,左云縣4眼,渾源縣8眼,天鎮縣2眼?!?/p>
嚴格落實《山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創新和完善促進綠色水價機制的通知》文件精神,結合大同市實際制定完善用水政策,進一步建立健全污水防治、節約用水價格及動態調整機制。研究制定了《大同市城鎮非居民用水超定額累進加價制度實施方案》(同發改商品發〔2020〕39號),充分發揮價格機制在水資源配置中的調節作用,促進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和城鎮節水減排,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2021年發改委與大同市水務局聯合印發了《關于深入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的通知》(同水字〔2021〕156號),進一步落實農業水價綜合改革任務。同時以同發改商品發〔2021〕212號文件轉發了《山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貫徹落實<城鎮供水價格管理辦法>的通知》(晉發改商品發〔2021〕353號),規范城鎮供水價格管理,加快完善綠色水價機制?!?/p>
如果對公示情況有異議,請在公示期間(共10天)向大同市中央和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反饋?!?/p>
聯系電話:7995207
電子郵箱:dthbdcb2017@163.com
大同市中央和省生態環境保護
督察整改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2022年7月27日